|
《燕赵都市报》2005/12/18日刊登记者对《穷人缺什么》一书作者古古的采访。* _+ @/ @+ k/ ]6 A4 w% c( r; h. }
# w7 F& k8 N' ?: d 记者:您凭什么有资格写这本书?因为您是富人?还是因为您曾经是穷人?
& l* _4 O+ p* J+ M" s : @1 ?+ g: p- z1 q6 H
古古:我写这本书的资格不在于我拥有的财富(物质财富),而在于我拥有的思想,在于我对穷富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 M2 Q5 p2 q: ] t( V; ^
7 n1 C3 k. C* i; d, V9 ^$ w 记者:什么是您所界定的“穷人”?
' y) d) @ z' ]3 L/ I 2 r3 K7 `7 F1 V- q4 u% C
古古:给“穷人”下定义,曾经让我很头痛。通常人们说的“穷人”就是没钱的人。那么缺钱达到什么程度才算“穷”呢?每个时期的标准不一样,每个地方的标准不一样,每个人的标准也不一样。同样数量的财产,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能是很大一笔财富,但对另一个来说,简直就可以忽略不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没法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A1 D, x3 t ?6 B+ N G/ P
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心目中又都有自己的判断,会“觉得”谁是穷人,谁是富人。这个“觉得”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 t6 }' [' Q! B( h' X
我书中所指的穷人,主要是指身处困境的人。这种困境可能是由于物质的匮乏造成,也可能是由别的原因造成。2 ^+ w! e* O, p! K
. n3 i V' | B0 R6 f1 B. M 记者:看这本书时,常常会觉得心被戳得很痛。穷人已经够不幸了,可是您还要一块一块地揭我们的伤疤。比如,你说穷人缺钱就可能导致缺志,还以“知足常乐”自慰。久而久之,穷人不仅缺钱,还缺“钙”,整个人的精神都变软了。再比如,你写“穷人的恶”,说贫穷所导致的缺乏教化,使人穷的同时,不仅志穷,还有着更多的智穷和德穷。真是一语中的,也真的好残忍。
1 u6 G0 M/ F0 Y+ `! U/ v " w9 u* S, {* u1 G* q
古古:揭伤疤是为了治疗。关云长刮骨疗毒,痛不痛?痛!但是敢于承受那样的痛,是英雄!一个地方长了脓疮,必须先割开脓疮,挤去脓血,剔除腐肉,然后才能够上药,让它长出新肉来。揭伤疤,揭的时候很痛,有的病人痛糊涂了,可能还会迁怒于医生。但是医生是不会迁就病人的,如果因为怕痛就捂着藏着,那是讳疾忌医,是不负责任,只能延长痛苦,加重病情。
) Q$ T* T0 b8 ~0 G, h6 ~ 这本书确实是比较“残忍”,一改书市上常见的平庸的怜悯心态,直面贫穷带给人的种种劣势,直面穷人身上某种狭隘的思维方式,直面阻挡他们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的症结所在。用剖析代替安抚,而不再以习惯性的同情的姿态来看待贫穷的问题。这其实正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这里面蕴藏着对穷人真正的善意和激励。! J! C4 n d5 q/ y9 w* `8 d
1 J3 T4 }3 g) T& c/ H6 ^ 记者:您对富人的感情好像也很复杂。书中提及富人时,有欣赏,但更多的是不屑,一些地方还欲言又止。在中国,“阳光下的财富”是不是太少了?“财富”和“灵魂的提升”是不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这个问题暂时没有想出太好的表述,您可以在不出格的情况下尽可能回答。见报时,我会再把问题改的温和些。)8 [( l3 r5 p9 d/ w+ e
3 c3 c# V& S8 h; M
古古:是的,很复杂,就像我对穷人的感情很复杂一样,因为人性本身就是很复杂的,穷人富人都是人。
) ^: k! p4 ~: X# Q 我欣赏富人,是欣赏他们的能力,一个人,他能成为富人,不管怎么说,都不简单,必有过人之处!我对富人的不屑,甚至痛恨,则大多是从道德的角度出发。) o) e7 d3 B' }/ j+ P
富人,不能简单地去评价。首先,“富人”是一个群体的概念,这个群体的共同点是“有钱”,但钱的来源和途径却各不相同,这些“有钱”人的性格、品质、观念、学识、背景等也都不相同。就像穷人里面有好人坏人一样,富人里面也是良莠不齐,很难从整体上对他们有一个明确的褒贬。
- f+ w- ^ m( `- X/ V S } 人都有道德上的缺陷,但如果这种缺陷损害到旁人,就要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如果一些人能损害旁人利益而达到自己的发达,却不会受到约束和惩戒,那就不是他个人的缺陷,而是整个社会的缺陷了。可以想像,比赛场上如果到处是抢跑的,抓扯衣服的,袭人下身的,收买裁判的——并且他们都赢了,昂首阔步上台领奖,那些输了的人,以及广大的观众,会是怎样的心情!# y" H) a: w: D& a' g5 j, O
人们对富人反感,其实并非是单纯的嫉妒和仇恨,很多时候包含着对不公平、不健全的社会规则的抗议。
9 u9 e) L/ g4 c* Q 好了,这个问题不宜多谈,大家都可意会。
- v: Q" X2 c& J2 f 0 j) I( e/ n5 E3 A- |3 \
记者:这本书写得很有激情,对穷人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是恕我直言,我们毕竟不能只靠激情活着。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还不如一本“致富手册”对穷人更有实际的帮助。请谈谈您对此的不同见解。1 A/ Y) P- O6 }: ?5 T% }. Q
2 T1 [) N" C+ ]/ d. i7 u, U1 t% [ 古古:在战争中,“战略”和“战术”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战略是全局的、概括的,战术是局部的、具体的。可以说《穷人缺什么》提供的是战略性的思考,而《致富手册》则是对具体战术的学习。战略和战术两者都很重要,如果非要分出谁更重要,就只能看是什么人在什么阶段有什么样的需要了。
* @& `7 q7 z. }: V P& C 穷人当然需要实际的帮助,需要学习具体的方法,但是如果没有清晰的思想,没有正确的观念,别人就是给了你一大堆方法,摆在你面前,你也分不清谁是好的,谁对你真正有用。“改变观念”就四个字,但做起来很难很难。! l/ ?: S7 {! b2 u7 Z5 V
0 I8 G, _( b( Y, a' i# F/ I$ f
记者:最后,请您用简短的话告诉我们,穷人到底缺什么?穷人的出路在哪里?* O, P. W& V I N& f; ^$ X* u
! ?8 f M; H( Q% G+ [' y 古古:“穷人到底缺什么?”我不在这里回答,免得人家说我太残忍。请自己在书里去找答案,受得了的就读,受不了的就不读,怪不得我。
% `3 {: U3 p% o 穷人的出路在哪里?解决了这个问题,应该得诺贝尔奖,可惜不是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