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杂志《OUT》:让日子过得快乐一点1 _( Q( O3 o6 Y* x
9 V. g$ B+ Y/ E3 R N5 r5 P! s
: v& C+ [2 C% Y% F& ^; V% m4 [* z; C
! Z4 R+ e: E3 c4 L, }" @
- c6 @& i, d3 \" K& x$ o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做自己真正感受深刻的事情。
* n' D: u e7 S4 A: {; h' _
; q, y) J! S$ }电子杂志大多凭兴趣来做,小众而精致,缺点是死得快。而《OUT》吸引我的原因是,它有个性又不那么自说自话。作为一本宣传生活方式的杂志,它不是自己跟自己玩儿。
. H9 s' H" S: Q0 s/ H4 d/ ~ J. N- c$ k, }* X* b/ }
杂志至今出了六期,内容都围绕城市生活打转转。第一期访问特色店铺的主人,如铁皮玩具店、文身店、火柴店;第二期城市游乐场访户外人群,受访者包括68岁的街舞老太太;第三期采访自由团体,最好玩是当众讲话俱乐部;第四期瞄准新七十二行,嗓音修复师等;第五期的封面是胡茵梦,著名美女人到中年,给大家讲解如何自我疗愈;第六期的主角是一帮在北京的老外,怎么高高兴兴地过日子。“手工”这个小栏目也是很有意思,做冰棒,手绘电灯泡,都是有闲情的人可以身体力行的。9 p/ x, _- @6 r I4 x
8 v! A# g; c3 q0 ?, ^7 ~/ f) m# b# tOUT有出局的意思,挺被动,但这是杂志创始人的主动选择。孟想告诉我,她们都曾是上班族,辞了职来做这本杂志:“大家都生活在城市里,觉得每天的日子重复无趣,就是想来个突破和改变。”目前《OUT》电子杂志的采编团队有七个人,平均年龄26岁。突破了么?“起码我现在可以带着猫来上班。”
; Y7 d7 l4 o, y# X8 z+ C$ E* B ^1 |2 Y5 V/ h
想日日睡到自然醒,想顿顿有汤喝,想自由一点,开心一点,对于社会人这基本是做梦。第五期杂志以自我疗愈为主题,讲了你和我的困境:为了获取认可和安全,我们重新构建了一个新的我。这是我不断用社会标准来要求内心那个本我,我们的心成了战场。而一旦身心疲惫,人的自愈能力便开始下降,负面情绪和身体疾病就会不断出现。
1 ^$ |4 w2 ~6 P6 u
0 J" I+ E7 l7 D9 c: \《OUT》不是处方药,解决不了负面情绪和身体疾病的问题,不过,如果能被它那种生活态度影响,日子大概会过得快乐一点。
1 Y6 l5 p6 J$ E# _, L, W* l: a+ f! Z- X- P" R+ ~+ f8 S
转自《武汉晚报》 2007年11月22日7 p8 |7 f9 N! {8 V/ d2 P
记者 王辉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