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25-1-24 09:05 |
---|
签到天数: 24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所谓“秒杀”,就是网络卖家发布一些超低价格的商品,所有买家在同一时间网上抢购的一种销售方式。由于商品价格低廉,往往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有时甚至只用一秒钟,因此叫“秒杀”。有网友总结,为了提高“秒杀”到心仪商品的成功率,最好选择半夜竞争者少的时候出手。在展开“秒杀”行动前,要记得在银行卡或支付系统中预存足够的钱,并临时把支付密码改得简单一点,以便快速完成交易。
3 x l1 g* }6 X2 x$ b- m F
- t' b t, i* w1 J( b- r8 R! ?□晨报记者 张昱欣 实习生 毛 骋
j0 Z) p2 \$ M1 t
6 F, W+ G# `: C( Q只要反应够快,原价数千元的笔记本电脑,用几百元的价格就能信手拈来——还有更刺激的,只需“1元”的精装修房,换谁都会心跳不止。作为一种新兴网上竞拍方式,“秒杀”已为大多数网上购物达人所熟知。然而,不少网购者发现,越来越多暗藏的猫腻让这种充满趣味的购物方式开始发酵变质。更有甚者发现,得来不易的“馅饼”最后变成了“陷阱”。
' n! W. U# ?/ J% P& @ g- `# W+ l$ e
“已下架”却仍在成交
9 `( [ g6 P0 ]6 j+ O3 K. f& v; i! {* p/ s- z9 P0 {
“1999元秒杀联想笔记本?玩你没商量”在本市知名的宽带山论坛上,网友“阿壮”发帖声讨了联想淘宝官网近日举行的笔记本“秒杀”促销活动涉嫌存在猫腻。& g. ^9 ^# i, Z9 |
# i2 Y# |7 K( o& [0 p" q% M在网友保留的联想淘宝官方网站宣传页面上记者看到,从12月1日至5日期间,每天下午4时 50分,将有总计 200台B450L-TTH笔记本上架等待买家“秒杀”。该机型原价为3999元,“秒杀价”1999元让“阿壮”和他的同事们心动。活动当天,“阿壮” 准时守在电脑前,准时上架开拍。“之前商品处在‘即将上架’的状态,我一直在刷新页面,一看到购买按键可按时,立即点击,却被提示商品已下架,从开始秒杀到提示下架,整个过程不到20秒。”6 K( ~4 ~# z, q$ y1 s8 f7 M
& e1 o2 t6 l* u+ F t% p. ^& S
当“阿壮”查询成交记录时发现,在他努力“秒杀”的过程中,只有一台笔记本成交。“不是说一天有40台供应吗?怎么会只成交一台?”后来“阿壮”两分钟后再次刷新成交记录,却发现,“原来成交一台的记录,变成了两台……此时商品已处‘下架状态’,怎么可能再成交?其后的时间里,成交记录在不断增加,但网页上一直是‘下架状态’。”
# K& P: F c6 ]0 T2 ^+ b9 V2 d1 Z* t* w n, ^ @
记者注意到,发现这一情况的网友不在少数,不少人直接在“秒杀”活动页面留言要求活动主办方给予解释,然而,却始终未得到官方答复。4 h9 ]& V" b- p. L
+ w1 Q- f4 u: `8 |; H
某网站的一次“秒杀”活动也曾被网友怀疑是在忽悠人。参加活动的网友发现,“秒杀”网页的内容在活动开始前4分钟,就显示被拍物品已下架,活动开始两分钟后页面恢复正常,“这显然有猫腻”,不少网友质疑。8 x, E/ }7 ]( C' _- D
8 k5 W. Z+ k- @6 S7 T
成功“秒杀”到手伪劣产品
1 O9 C X9 g5 y9 f/ T$ d& G$ Z4 d- p M% Y
篱笆网网友“小懒-喃喃自语”在一次秒杀成功后发帖好好炫耀了一把。不少网友回帖表示羡慕,而楼主也大方介绍自己多年来的秒杀经验。“看中的或是有点犹豫的要毫不犹豫先拍下”。但也有网友对“秒杀”产品的质量挑刺,网友“小蜜蜂”表示,自己也曾在那家店里买过服饰,不过质量不怎么样,“买的牛仔裤,第一次穿纽扣就掉下来了。”“秒杀”商品的质量良莠不齐是遭到网友最多的诟病。特别是一些数码IT、家电产品,买家如果不注意,就可能买到“翻新机”、“水货”。在一些热门的“秒杀”网店中,记者发现一轮“秒杀”之后,要求转让“秒杀”产品的留言占了店铺留言的大多数。“抢来的货虽便宜,但质量的确不是很好。”这样的抱怨为数不少。! e8 X1 L1 F( R
8 E* y: B: V3 }+ g$ l6 f3 N猫腻不断让网友寒心
5 _/ q1 ]' o W# }( ^" e7 J, S/ r, o9 T* d4 Y4 P
接二连三出现的猫腻也让不少网友对“秒杀”心存忌惮。近日,被冠以史上最牛“秒杀”活动的“1元买房”行动在淘宝网展开。根据活动规则,在本月 28日前,网友可通过玩游戏、赚淘金币以及两个阶段的“秒杀”活动,来获取一套位于成都万科金润华府里的房子。虽然“秒杀”活动结果尚未揭晓,大多数网友却对此表现出审美疲劳。“一般人肯定是‘杀’不到的,别折腾,洗洗睡吧。”
7 z: a# W2 N# h9 f9 n! X' K$ _/ U) d5 ~% g0 C7 l
另外,一名买家在一秒钟内,同时拍得了两样商品,一是飞利浦液晶电视,另外一样是惠普笔记本电脑。“这肯定是假的或者有人作弊。”网友左左分析说,出现一秒拍到两样甚至更多样的商品,要么是时间上有问题,要么是有人内部暗箱操作。$ p y+ D5 v2 x, a& R
5 y7 U5 A9 r6 `3 ?: U1 F D6 C在网络论坛上,更有网友发帖揭示“秒杀”活动的种种作弊手段,包括雇“枪手”造势、趁机倾销假冒伪劣商品、动用外挂及专职“秒杀”人员等不公平竞争手段。
2 I2 L7 P+ E& d
) x* W7 q/ ?0 x& h4 m“作为一种网上营销手段,‘秒杀’抢购原本就是图个热闹,比个运气,如今出现的种种猫腻和陷阱,不仅让‘秒杀’本身成为噱头,还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而最终,厂商品牌的诚信度也会因此受损,实际上是得不偿失的。”业内专家分析认为。9 B& Y" u; G' k3 t/ S8 W! `
& F% T* c- F0 q7 S* q# Q0 n/ Q: W. K“限量”其实不限量7 J0 r+ J$ ~& b& C+ R
/ l1 M: k/ I( _% w( z
一些店铺在“秒杀”时打出的限量旗号名不副实。网友苗小姐表示:“我参加过一个皇冠级别卖家的限量‘秒杀’活动,心惊肉跳地抢购到手,却发现同样的商品卖家又在进行‘秒杀’。”
/ |; I" W% n: C3 S8 T$ G; V8 e' B N; V& P& T
不少买家认为,卖家搞“秒杀”就是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故意将自己的商品说成“限量”、“独家”,以此来吸引顾客。有的卖家更是注册多个账号或请来朋友帮忙,造成“秒杀”的假象,用“秒杀”作为宣传的噱头,为自己的店招徕人气。( G* f/ |# l6 Z+ E
' r. R6 V$ }4 [; z/ B
《新闻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