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20-5-6 08:48 |
---|
签到天数: 14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8 `8 F! y9 X- A5 |& b& b
2 n0 Z6 ~; P( Z
0 S8 j4 X9 Q4 r) }8 n! Q: S3 N* R
* {4 A# M0 |4 x8 R+ O
余杭下沙围垦概述 | * k' h5 D) Z7 t& V# _
| 余杭下沙围垦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下沙公社的农民就开始在钱塘江边筑堤防洪,围地种植,但规模较小,处于自发状态。70年代初,在“农业学大寨”和“棉农不吃商品粮”等思想指导下,由余杭县委统一组织开始了以围涂造地为目的的较大规模围垦,前后历时十年,围地4.6万余亩,形成了余杭历史上空前的一场大生产运动,也留下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不屈不挠的围垦精神。7 r. r7 K9 ]2 y0 K
一$ Z5 S: g' ~3 a7 ]& b3 y9 u: O7 T& I% o
钱塘江潮猛流急,江潮夹带来大量泥沙,河床系疏松易冲的粉砂土,造成滩涂塌涨迅速,主槽迁徙不定。因此,下沙一带历来流传着“一年三坍江,满眼白茫茫,人似沙头鸟,飘泊居无常”的凄惨民谣。解放初期的1953年,翁家埠盐区(时属杭县辖区),塘外沙地沉塌,翁东乡、翁中乡全部塌光,翁西乡也大部分塌沉,最大日塌量达245米,两个月间,北沙盐地塌失2万余亩,受灾盐民916户4087人。国家水利部部长博作义闻讯,亲临现场慰问灾民。后经省水利部门、杭县、海宁县组成抢险指挥部采取抛石堵口,塌江才逐渐趋于稳定。1956年8月1日,十二号强台风突袭下沙地区,当时下沙乡的七格、中沙、下沙、东方、湾南等五个高级农业社都被潮水淹没。下沙高级社当时335户农户有280余户草舍倒塌,个别社员被洪水卷走而淹死,2000余名群众拖儿带女逃到乔司茧站暂避。杭县县委获悉下沙严重受灾后,县长胡广清、组织部部长朱怀兴立即带队赶往下沙,指导抗洪救灾。2 D( I! r; l6 P
为了遏止江潮肆虐,制止江岸无休止的塌方,保护土地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1956年8月台风后,杭县县委组织发动全县1万多群众投入治江
! }+ _4 O/ L/ I8 o: R$ V) P 工程,帮助下沙构筑防洪大堤。大堤北从乔司农场的二号坝至胜利闸,全长3500余米,共投土方25.6万余方。进入20世纪60年代,为了彻底根治钱塘江洪涝灾害,下沙人民公社经与杭州海塘工务所协商,决定新筑一条从九堡七号坝至下沙七格的防洪大堤。经过下沙近千民工几个月的努力,筑成全长2100米的防洪堤,完成土方13.44万方。完工后由省钱塘江管理局、杭州海塘工务所等单位出资抛石,保护大堤不受潮水冲击。沿江的九堡、下沙两地不再受潮灾侵害,还新增了围垦海涂耕地1000余亩。1 \- a# @3 i, B
1969年,在“农业学大寨”和“棉农不吃商品粮”的号召下,下沙公社党委经过调研,经与杭州海塘工务所协商,发动群众搞围垦,新修一条从九堡七号坝至乔司农场南一号坝的防洪堤,1969年12月底完工。防洪堤全长2800米,完成土方20余万方,完成抛石540方,新增围垦海涂面积1000余亩。在此基础上,下沙公社建立了一个固定的海塘抢险指挥部,全面负责抗洪抢险工作。在新防洪大堤完成后,促使堤外东沙头潮涨淤泥堆积增高,为进一步围垦打下了基础。 ( |" c/ `% [, ]) [. Q, _
二
& X% S; q5 i. M 在余杭由县委统一组织的以围涂造地为目的的较大规模围垦始于1971年初。当时在“农业学大; D! L" w/ l! W2 ?, B& V/ Y
寨”运动的影响下,余杭县委对下沙滩涂进行实地调查,决定组织人多地少、吃商品粮较多和对沙滩情况比较熟的下沙、九堡、乔司、翁梅四个公社的农民参加围垦。1971年初县委专门召开了由四个公社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决定成立由四个公社副职参加,县委派人参与领导的“余杭县联合围垦指挥部”,并确定了入股投资分地等有关政策。较大规模的围垦序幕由此拉开。
# H' T2 j, Y: A; P4 q+ H 1971年2月初,联合围垦指挥部发动四个公社近2万人开始第一次大围垦。地段是下沙3号大堤七格下游从智格村对出,0+000至东延3号大堤2号丁坝。按历史海塘标高(吴淞标高)11米高程,挑筑大堤4764米。这期围垦分前后两期,历时半个月,挑土方25.2万方,投工16.5万工。这次围垦,省水电工程局投资10万元,条件是从这期围垦3000亩(实际3600亩)地中,划三分之一给该局。省局的投资给这期围垦带来了动力,广大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同时县里拨给围垦资金5万元,发动群众利用各种运输车辆从临平运石块、宕渣,用于抛石筑堤固堤。
$ _- _! X# T0 ]5 u$ A) V* g4 z 为了巩固原有围堤成果,1971年4月16日,又相继组织1.3万人上塘陆续加固、加高所围3600亩的大堤,共完成土方23.22万方,投工9.04万工。第一期新围土地分配:下沙311.75亩,九堡696.89亩、乔司488.53亩、翁梅475.9亩、省水电工程局1000亩,合计分配2973.07亩。第一期围垦为今后继续围垦打下了良好基础。+ K, m, Z1 @- s
余杭县委对围垦工作十分重视支持,1971年3月11日,县委常委研究围垦问题,由围垦指挥部临时负责人张承模汇报工作进展和今后打算。4月11日,县革委会副主任彭秀贵主持召开四公社党委书记会议。决定围垦海涂要搞三次工程,筑一条长约1千米的大堤,围地3600亩,为1971年冬季大围垦创造了条件。彭秀贵肯定围垦的成绩,分析了围垦的必要性及有利因素,指出要克服部分干部群众的消极悲观情绪,统一思想认识。5月10日,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刘延儒、县委副书记、县革委会副主任彭秀贵、县委副书记王祖庭、县革委会副主任董家年到围垦现场检查指导工作。9月28日,县委常委会研究围垦工作。从事围垦工作的陈圃兴、张承模列席会议。会议从各方面对围垦作了研究,决定增加六个公社参加围垦。最后县委书记刘延儒提出了围垦范围,二 & g ]0 I8 x/ |' @3 A
号至八号坝下决心要围,性质是民办公助,政策是按照劳力投入来分配土地。9月29日,县委发文公布余杭县围垦海涂指挥部党总支委员会和正副指挥名单。总支书记兼指挥施松林,总支副书记兼副指挥张承模,总支委员兼副指挥朱桂生、俞德胜、徐桂龄。从组织上加强了对围垦工作的领导,为围垦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组织保证。
' z- V# d- a; Y" F 1972年1月22日至28日,围垦指挥部组织第二次大围垦,仍由下沙、九堡、乔司、翁梅四个公社参加。地段是第一次围垦的下游,从“750”头子至3号大堤5号坝衔接处。此次围垦原计划围8000亩,后根据潮汐和沙滩情况,改变了原方案,采取按沙滩高、风险少、有保障的高沙滩先围。并由施工员重新放样,边放样边挑土筑堤,堤线长3412米,大堤标准和第一次一样,共挑土方23.21万方,投放劳动力1.7万人,投工近10万工,经过7天的奋战,围地3700亩(实际4283亩)。3月22日,围垦指挥部对二号至五号坝内线围垦土地进行分配:下沙563.44亩,九堡1259.54亩,乔司882.96亩,翁梅860.14亩,指挥部19.99亩,合计3586.70亩。3 _# i2 l3 P/ T" E x
1973年1月8日,县围垦指挥部组织第三次大围垦,地点在第一期围垦的上游,从“750”头子往西至七格2号坝,参加的仍是原围垦单位。分为两期,第一期挑堤5820米,大堤标准、质量同前两次一样,投入劳动力1.7万余人,围垦面积4500亩,完成土方34.47万方,投工14.98万工。后由于天气恶劣,连续降雨,堤坝数次遭洪水袭击,2月28日大堤被冲垮。虽经两次抢修,仍未修复。1973年6月进行二次围垦,在这期间相应抛了大量块石,砌筑三号与四号丁坝,巩固围堤安全,同时又先后上塘万余人,完成土方11.44万方,投工4.85万工,终于确保了大堤的安全。
4 @8 V" }; v, |# d! Q9 a 1971年2月开始的围垦实际面积已达7900余亩。但围垦土地均无排灌设施,遇多雨时节,外堤抢险非常紧张,内堤围垦土地已成一片汪洋。为此,1972年10月,围垦指挥部在请示省钱塘江管理局同意后,开始在3号大堤内建一座排灌两用闸,名称叫“新沙闸”,1973年6月完成。这是围垦以来建设的第一闸,该闸的建成大大缓解了围垦的内水患,使围垦的土地可以种上作物,发挥最大效益,调动参加围垦的公社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 [% `3 T0 n: q
三
, }/ \3 Y3 L: b& P 1974年8月19日,在13号台风带来的异常大潮反复冲击下,4、5、6号大堤出现决口,1.18万亩土地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多年的围垦成就毁于一旦。灾难造成4人死亡,倒塌瓦房364间,草舍3544间,各公社指挥所,大队和生产队的居住点、畜牧场场均被淹没,指挥部渔业队的农具、家具等全部被卷入钱塘江,更为严重的是作为余杭下沙屏障的3号大堤,从8号坝至七格18公里,内堤缺口和较大的漏洞有20多处,严重威胁到临平地区和杭嘉湖平原的安全。1 N& q+ }. [! _5 C2 U, t( d
在这次严重的灾难后,县委领导对围垦工作更加重视,1974年8月下旬,根据围垦工作需要,县委调整充实围垦领导班子,县围垦海涂指挥部由县委副书记王祖庭兼任总指挥,临平区委书记陈圃兴兼任围垦指挥部党总支书记,第一副总指挥,专门负责围垦工作。并从县级机关和公社抽调骨干分别充实到指挥部及各部门。各公社指挥所也相应增强了力量。参加围垦的公社由原来的四个扩大到星桥、小林、双林、亭趾、五杭、博陆等十个公社。
" V: p2 B1 d& q) K 经过县委和围垦指挥部的努力,省、市将余杭围垦和治江工程正式列入国家计划。1974年冬,省钱塘江管理局等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到余杭围垦实地调查,详细了解真实情况和困难,从1975年开始,将余杭围垦与治江工程列入计划。杭州市林水局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加上县财政拨款,1975年全年共计拨给围垦资金104万元。县农业局也为围垦指挥部渔业队拨款6000元。围垦指挥部又在临平办起了石矿,解决了长期困扰围垦的石块供应问题,疏通了内河的几条主要航道,建设乔司船闸,为以后围垦提供了良好的运输条件。
+ {: r5 g( f5 z! C 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与调整,1975年1月,早期参加围垦的4个公社(九堡、下沙、乔司、翁梅)组织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复堤围垦。此次围垦共持续7天,围垦面积为1.09万亩,堤线全长8902米,完成土方52.79万立方米,平均每米断面59.30立方米,投入劳力2万余人,投工17.6万工。围垦指挥部也不失时机地发动星桥、小林、双林、亭趾、五杭、博陆等6个公社进行了第四期围垦。这次围垦面积为2500亩,堤线长3659米,完成土方13万立方米,平均每米断面为35.33立方米,投工4.4万工。12月,为了改善围垦运输和排灌条件,由围垦指挥部负责,筑坝抽水,先
j1 @) d2 p' e# g 发动星桥、小林、双林、亭趾、五杭、博陆6个公社12000余人,干部群众冒着凛冽寒风,破冰挑土,苦战5天,疏通上塘河保障桥至外乔司船闸7公里河道。接着发动下沙、九堡、乔司、翁梅四个公社2万余人疏挖了乔司船闸至新沙闸11.5公里的河道。
2 B+ x3 t U6 @# [% i1 ? 1977年1月围垦指挥部组织了第五期围垦。这
" S; d; E" V& Z 期围垦由九堡、下沙、乔司、翁梅4个公社参与。投入劳力2万余人共投工14万工,完成土方42.83万立方米,围垦面积2553亩。
& n4 x; T& f7 R+ @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后,历时八年的围垦工程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1978年,为配合全县开展的“高速度发展农业,高标准建设大寨县”活动,县委决定在下沙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围垦。为了加强领导,县委专门成立了围垦工程工地指挥部。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李小花任总指挥。指挥部设在五号坝进行现场指挥,下设生产组、宣传组、后勤组、治安保卫组四个组,配合指挥部负责人处理工地上日常工作。1979年1月4日,经过周密的布局与动员,第六次围垦开始。此次围垦历时10天,共组织了4.2万人上塘,投工56.25万工,挑土127.58万方,围地2.45万亩,堤线长9998米。这期围垦工作结束后,在1979年12月和1980年还进行二次围垦,先后围得土地1077亩和4420.5亩。1980年6月底,县委副书记赵宏范到下沙围垦指挥部宣布下沙围垦工作结束,县围垦指挥部撤销,成立下沙堤防管理所,属县林水局领导,下沙围垦由此划上了圆满的句号。2 _( A' z+ l, ?( T) y3 r( o' C
余杭下沙围垦,有效地遏制了洪涝灾害对钱塘江北岸余杭段的侵袭,保障了余杭乃至杭州的安全,使沿江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效益,为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创立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围垦还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这场生产斗争中所显示出来的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的群众路线精神;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的创业精神;不计名利,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实事求是,崇尚科学的务实精神;同心同德,合力拼搏的团结精神,以及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清廉作风,都是值得余杭人民予以继承发扬的宝贵财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