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胆相照论坛紧急寻人:寻被河北经贸大学强迫休学的50名大学生
" ~( b1 R9 M0 u$ z1 y# D5 c
/ E" R; f/ G8 z9 e0 I紧急寻人:寻被河北经贸大学强迫休学的50名大学生( O+ D/ ?7 r8 P a' [( S
2004年年秋季,河北经贸大学强令50多名乙肝携带者新生休学,此举违反了教育部和卫生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违反了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赤裸裸的违法行为!赤裸裸的歧视行为!(《燕赵晚报》2005.1.22.)
6 T& [% x: Q2 H; O8 ?$ {, ^. D/ P& I- c
/ I! t4 q5 X# C/ c6 `! O. W# G7 _9 F2 u
; c5 W! N/ M4 ~. g 现在,已经有学生向河北省教育厅提起了行政复议,通过法律途径讨还公道。
: s7 c5 j+ }3 {9 v6 N3 i! A a8 P; C. S
# Y0 |5 B2 u& @/ R' I' F) j0 E6 Y' p0 L+ ?0 g+ T
$ j/ Z& T/ P0 N' `: {. h
但是,由于50多名学生绝大多数已休学回家,不了解这一信息,有可能错失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时机,因而肝胆相照论坛急切希望互联网热心网友们协助寻找这50名被无理休学的河北经贸大学新生。
+ }, n; L% b+ p- T
) [0 I" f8 t: o I6 f; G" q1 {& A+ s: }% a3 u0 L# v4 o
2 W, o+ C4 W; a8 t* `, k1 B+ S+ E9 {
E) e6 z3 z5 d/ g5 m) ` 长期以来,由于国人卫生常识的缺乏,对国际公认的不会危及公共卫生的乙肝谈之色变,因而往往将乙肝携带者当作“危险分子”来防范、排斥,致使众多的乙肝携带者在诸多社会生活领域遭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歧视,生存环境十分恶劣。: }/ L* @8 G3 {: c# @0 B) l# B7 y# l
针对乙肝病原携带者的歧视现象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2004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经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不得歧视传染病病原携带者;8月中旬,国务院领导也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有关部门把乙肝病原携带者遇到的一些问题抓紧做好。2005年1月20日,人事部、卫生部联合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正式实行。其中明确规定,乙肝病原携带者是合格的。
1 u) @' Y$ g5 G6 X. O/ B7 z: `" z3 u8 ~+ P* }$ g$ G
M, v* c) i8 C Q: ?) Q( `
2 d) x' e7 c9 V4 H. U( B
, b8 L+ c" g- c) C" J 在这种全社会共同反对乙肝歧视、消除乙肝歧视的历史潮流下,河北经贸大学悍然采取强令50多名乙肝携带者新生休学的歧视行为,不仅仅是逆人类社会的潮流而动,而且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严重侵害了50多名新生的合法权益!1 q9 F9 K! Y' r$ j9 [3 {" T/ ~
% ^" n% k: c; z! c: T' \4 E
9 ?3 D9 C: |; B# K: @
: N+ F6 F% ^" n
4 o$ v( J! N2 w4 M l% p
在此,我肝胆相照论坛紧急寻找这50多名被迫休学的新生,请这些新生看到此贴后速与肝胆相照论坛权益版版主联系。(可登陆论坛,也可邮件联系)。肝胆相照论坛将为您的维权行动提供法律援助和资金援助!
- N' y, D+ w3 L: o' ^也请知情的热心网友帮忙寻找并告知这些同学!多谢了!
' C5 L% v3 \0 |4 @- | N
6 r. P7 K( [$ M# K# p0 E# o' k6 f$ F g% z) U3 i, t6 w, h0 ^# i
1 S/ x: y, {; A& c- I
) j/ U6 ^& Y' s' J, R
肝胆相照论坛2005.02.01.
& }4 i+ M5 T+ \, w4 V7 U8 V6 V6 B6 p2 Z( c8 h$ r
/ R/ b1 p/ j+ V3 m3 x
) G" p% [$ b4 M: ^. }7 w; s0 ^$ ]' R4 V. H
Email::gandanxiangzhao315@163.com 9 N! P5 t" V, e7 Y
[附录]“肝胆相照”论坛与中国反乙肝歧视运动
6 S( k1 B+ F( o# A8 j: g* G- [6 Z( y8 D% J) y
1 i- c S6 Q+ h. Z
( ] o0 g2 [; a3 } }- a+ D
4 \5 p, ?/ Y* `7 m( u+ k “肝胆相照”,中国最大的乙肝携带者公益论坛,发轫于2003年的中国民间“反乙肝歧视”运动就是由该网站发起并不断推动。
; E f/ B( c8 f5 k! ]# e
, N: W& i$ S+ u3 |- g; m! n6 L: p. h4 v3 d
1 [ X) I. ^, D V" H( g2 L g0 y; y6 |8 @- D$ U
——他们发起了“中国乙肝歧视第一案”,依法将在公务员考录过程中歧视乙肝携带者的芜湖市人事局告上法庭并最终胜诉(国内数百家媒体曾专题采访报道);
+ q3 f. m0 [" g. f4 `——他们发起了关于公务员考录过程中乙肝歧视现象违反宪法的《违宪审查书》;(注:《新京报》、《新闻周刊》等曾报道)
; `) o( H% g# c e+ e O1 ?
1 }3 Y' A q2 ~- x6 i——他们联名致信国务院领导同志反映乙肝携带者的疾苦和企盼平等的呼声,并在四天后就收到了回复(注:《郑州晚报》、《江南时报》、《燕赵晚报》等曾报道);+ o4 V4 ^4 i' v7 E/ M- c
0 z' n8 w: ]$ b
* D0 T3 p% t- G- o$ r( x
3 I4 m# R. V' o H: V, ] i0 ?, [3 A6 D
——他们响应政府号召组织了要求立法保护乙肝携带者合法权益的系列建议信,派专人递交给中央七个相关部委(注:《郑州晚报》、《江南时报》、《燕赵晚报》等曾报道);
& k- @9 A! q( @) t7 G0 _: U$ V0 ~4 F- m
8 I9 s: r5 b, `4 F5 o/ N
. f' v/ T1 `- G% q X
( j9 p* j4 E' B4 }* [0 N+ ] |——他们中的许多人走向电视镜头,走进《实话实说》、《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将1.2亿乙肝携带者人群鲜为人知的苦恼、遭遇和诉求向全社会陈述;
9 l( J& R, f) J6 j, |" g
% w+ k' X+ ] h3 T- ~# N) w; ]& d$ h5 l3 a+ q- l
8 F% f# S4 {2 g3 K# p: m1 t3 w8 W F9 k) [+ G* H4 D
——他们编写出版了多本反映自己生存状态、呼吁消除乙肝歧视、控诉非法乙肝广告的著作(注:《中国青年报》、《中国商报》等曾报道);; e# d: R5 c- o+ P. O
$ S% h3 V1 r+ B6 M5 S7 q, a; g' {- B4 a. [
# g, l" f9 y% |, A2 I7 B4 b+ |+ G9 ~7 B# ]/ D
——他们积极与各地卫生部门合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乙肝科普活动,并破天荒地被邀请出席全国肝炎学术会议……: g3 y+ X* w4 j- }! x h0 m
[相关文件条款摘编]6 g8 ^% V8 N; Q+ F& C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5 p4 S5 b$ C0 d0 M" v(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 (2000年西安会议)$ L6 ], i2 P p; i
9 |; S+ G, {! e$ n
- ^6 `! @; H& l8 L
5 S3 O0 M! Z+ R2 w; I7 d* B/ I" P; Z3 O0 H7 @8 U6 C. d
* p& N$ ? y6 W# t% @2 s! j/ F: [9 Q3 ] ?3 z' X$ T
1.6 HBsAg带者的管理 HBsAg携带者是指HBsAg阳性,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对这类携带者不应按现症肝炎病人处理,除不能献血及从事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要加强随访;HBsAg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经期卫生及行业卫生,牙刷、剃须刀及盟洗用具等应与健康人分开。* X# A0 \: n$ \/ L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9 S$ O9 [6 ?! s
5 K. M5 X+ t* a (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
0 R5 v1 i x3 d L8 K. Q* ?3 L; b3 d5 a) Y' p( _
$ K# y7 W/ s& {7 |& ~
; W" b% ~9 m# Q u& k第十六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1 V; A. Y) h( {0 q4 p- p
+ Q4 P8 }* s. S& |% S
( Y. H/ H, W" y+ i3 H7 e5 y3 N2 l" [$ o( ~' p6 L# F" K7 x. f. U2 z
4 S9 F) m+ F3 |4 [$ v) F
0 W2 W! |3 F: ~% F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管理指南(草案)
' Q* s( v9 z1 q
4 i' |, L0 L: O
+ H2 D; { M* D' l! o. U+ R `( h
(第一届中国消化系疾病学术周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拟定)
2 X: z" Q! h8 [% D' s) T& J9 L" _ _) V0 a$ M
# d$ R5 i$ P( R- ]0 ^
' b6 i: W* J4 ]
三、关于如何正确或恰当对待HBsAg携带者的入托、入学、就业、婚育等实际问题 (一)关于就业问题:HBsAg携带者不能从事接触直接入口的食品、餐具的餐饮业,不能担任托幼机构保育员。最好不担任手术治疗科室的医务人员和特殊兵种人员。除此以外的其他工作均可正常就业,各部门、工矿企(事)业、工农商学兵各业、各类公司都不应拒绝接收这些人员工作,更不能因为查出HBsAg阳性而令其下岗或解雇。在工作场所不敢同室工作、不敢同坐一桌、不愿同看一份报纸、文件,不敢交谈甚至疏远、歧视、恐慌都是对HBsAg携带者缺乏认识而造成的不必要的甚至影响事业发达的偏激情绪和行为。我们希望全社会对HBsAg携带者参与工作的权利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心。 ! _* J8 i4 d/ k' G
(二)关于入学问题:除有关餐饮、保育或上述相应专业的专科学院(技校)和特种新兵入伍不宜报考外,HBsAg携带者应享有与其他学生同样选择志愿,参加学习的机会和权利。
! k `" E. l& ~# D0 N3 S; `4 n/ L
N% ^. o% _$ u. k$ r6 o# f: ?1 ]1 d! y9 c' F8 O2 c6 q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k8 A% E) S" _2 r5 J8 D+ F
; Z, ~7 E y+ P- k; |. Q6 o# O
$ U- k, ?% R# x g0 ]. v3 ?
# l7 t* C8 }$ w( M, U(教育部 卫生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6 g( U& @! U* s
一、患有下列疾病者,学校可以不予录取
1 p) H4 {) ^3 S' m. j( H! | 5、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者(肝炎病原携带者但肝功能正常者除外)。
+ \9 M1 T+ g4 V6 c# W二、患有下列疾病者,学校有关专业可不予录取 6 L2 K7 P8 T2 k. }1 _% k ]9 p$ p
4 U) F7 a# d; v# j8 Q' W7 i
9 P5 x/ j5 D4 M5 B4 D* v( T9 k$ t0 l/ W* {; q2 l
6、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不能录取的专业:学前教育、航海技术、飞行技术等。专科专业:面点工艺、西餐工艺、烹饪与营养、烹饪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等。
" {% Z t# ~2 l# ^* p' l9 c% x {5 K' m$ F: x* ^
4 ~# n, k, w) M6 ?+ Q
" y6 l3 U# q, f% K$ E& [8 q
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研讨会专家意见和建议(部分)
% j% U- H7 |- D0 E6 E" O (2004年4月26日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学术研讨会杭州会议) ! f2 v( ]9 v6 u$ U- i
. M' u; c. O- b! }7 `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是乙肝病人,在工作和生活能力上与一般健康人无区别。他们虽然具有传染性,但由于乙肝传播途径的特点,不经血液的途径不会造成传播。因此,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不会对周围人群或环境构成威胁。除不能献血、不宜参加体能负荷超常的特殊训练或职业,不宜参加体能负荷手术治疗科室的医务人员外,其入托、升学、就业、婚姻、社会活动均不应受限,更不得歧视。/ s" b7 Y$ c2 [, u8 Y* w
一些部门和地方在公务员招聘中因乙肝病毒带面不予录用的规定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应当废止。
! l8 q8 p. z: K0 ^ l5 A
' g! M# L/ w+ U& u. c$ d转贴自肝胆相照论坛 |
|